辛弦被抽调到姜沟小学教书了。从饲养室搬到村小学,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土屋用旧床单隔成两半,里面放一张单人床,外面一半就成了她的办公室。从跨进学校门槛的那一天起,她就打算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部都奉献给这些孩子。乍看起来,这些农家孩子知识贫乏,缺少教养,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错了。当他们彼此了解之后,孩子们对她的谈吐和习惯感到的陌生一旦消除,这些看似憨憨的乡下孩子竟变得非常机灵、聪明,也显得可爱了许多。
午饭过后,外面飘起了雪花。马号里如死一般寂静,雪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映照进来,每个人的脸都像死人似的苍白。屋里地上脏得一塌糊涂,墙拐角横七竖八地放着铁锨、镢头,代替烟缸用的空搪瓷缸子里烟头积成一疙瘩,发出令人窒息的酸味儿,碟碗则没有一个不是黑糊糊的,里外沾满了脏物,整个房子充斥着一股无可名状的臭味。
赵天星闲得无聊,手在屁股上打着节拍,用河南腔嚷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怪话:“朝东走——腿肚朝西,丈母娘疼女婿——为了闺女,吃罢饭——暂时不饥,年三十过罢——就该大年初一……”
齐浩楠脚蹬一双大头皮鞋,身穿露着棉絮的翻毛领棉袄,腰系一根旧电线,他心烦意乱地走到外面,看着蔫秧子父子用浓重的乡音交谈,不由得想念起了自己的父亲。到这里已经快三个月了,只给家里写过一封短短的书信报告平安,他不想说得太多,更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住在八面透风、臭气熏天的马号里。
雪越下越大,在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村庄上,到处飞舞着洁白闪亮的雪花。吃罢晚饭,齐浩楠独自一人夹着一本《世界地理》来到了雨花家。
雨花家门大开着。她站在门口围头巾,好像要出门,三岁的女儿巧巧也穿得厚厚的,手里拿着一块烤红苕,站在妈妈身旁。雨花看见齐浩楠夹着书本来了,先是一惊,笑着往门边让让,示意他进去。几天前,知青们在雨花家吃过派饭。雨花曾经说过,家里有一盏马灯,晚上想看书的话可以到她家里。齐浩楠进屋,一眼就看见土炕边新增加的一张桌子和几个方方正正的凳子。桌子上铺着一块崭新的土布,中间立着擦得干干净净的马灯。
到雨花家里看书,齐浩楠本来就思虑重重,现在更感到不合适,他问:“你准备出门?我来的不是时候。”
“念书人就是会说话,句句都在向上。”雨花系着头巾,漫不经心地回答。
“几天没来,你家就变了样子,这桌子凳子像是新的。”
“你真是记性比忘性大。那天在马号你是咋说的?”雨花笑眯眯的眼睛斜睨着齐浩楠。
“噢。”齐浩楠皱皱眉头笑道,“想起来了,我是随便说说,没想到你还这么认真。”
雨花佯做生气,带几分调侃的神气说:“桌子凳子是昨天刚从柿子庄我姐家拉来的,肯定没有你们西安的好,凑合着用吧。这事情你忘了没有关系,将来把事干大咧,不要忘了嫂子就行!”
齐浩楠不想扯得太远:“你要出门,我下回再来。”
“没事,没事。”雨花拦住齐浩楠,“你们一伙洋学生,我看就你把学习看得重,将来肯定能成大事。胡日鬼这两天跟老婆打捶干仗,闹得鸡飞狗跳,这都是我妇女队长的事,你好好看书,等不及我了,就回去睡。走的时候把门带上就行。”
雨花的热情使齐浩楠安下心来,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发现她的眼睛里有股怅惘的神色。
“好咧,你慢慢看书吧。”雨花说罢,抱起巧巧跨出房门,一阵风似的走了。
齐浩楠坐在炕沿上发愣。屋里十分冷清,雨花母女不在,这房子顿时失去了温暖,他茫无头绪地呆了一会儿,拧大了灯捻儿,翻开书,很快就进入了书本里的世界。外面野风喧嚣得更猛烈了。
顾罡韬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入神地望着屋顶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发呆,风呼呼地往里灌,不时飘入一串雪花。
“罡子,罡子,”一个耳熟的声音飘来,顾罡韬一惊,定眼一看,是赵小安来了,“罡子,我昨天见到你的那位了!”
顾罡韬迷迷瞪瞪:“哪位?”
“哎!别装蒜了,我去良义赶集碰上的,她说分到高坎公社了。”
“高坎公社?”顾罡韬一愣,“你真是个废物,高坎从东到西十几个大队,到底分哪了?”
“这我可没问,”赵小安笑道,“她是你的人,我问那么清楚得是腿不想在身上长咧!”
“你没骗我?”
赵小安眨眨眼:“下这么大的雪,我吃多了专门跑来骗你?”
顾罡韬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