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原本以为这是高强的又一次胡闹,不过看他能耐下心写了那么多字的份上便随手翻了翻,这一看还真看出些门道来,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他本就是依靠取巧钻营起家的,对钻营之事很是敏感,又懂得揣摩皇帝的意思。
皇帝赵佶贪图玩乐,又好名声,这个蹴鞠大赛把玩乐和名声结合在一起,正是为皇帝陛下量身打造的玩乐活动。
弘扬民族文化,强健民族体质……
把一项玩乐活动上升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实在是天才般的构想。
这其实并不是高强的首创,在汉朝的时候就把蹴鞠作为“治国习武”之道,在军队中推广开来,班固在编写《汉书》的时候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范畴,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
高俅出身卑微,依靠踢球得到赵佶的赏识,这件事被广为人知,虽然算不上他人生的一个污点,却也让他耿耿于怀,特别是如今他位高权重的时候。
出身无法改变,过去无法改写,关键在于现在。
如果能够把蹴鞠这项玩乐活动推广开来,得到普及,从而提高球员的地位,想必就没有人再拿他的过去说事了,也能为皇帝陛下提高声望,不要总被那些御史说什么玩物丧志。
而且高俅还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如果这种联赛制度形成之后,蹴鞠就成了一项庞大的项目,牵涉到方方面面。
比赛的场地,球员的买卖,裁判的公平,甚至是比赛的赌局……
没错,他想的是捞钱,谁能主持这项比赛,就能捞取大量的外财。
这让他觉得殊为可惜,高太尉是管理军队的,而蹴鞠这项活动明显是民生类,只能交给其他部门来办,不过既然这个计划是自己提出的,总要安插他的亲信进去,而高强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主意已定,高俅招集幕僚改写这份计划书。
呈递给皇帝的奏章有具体的格式,不能随意乱写,而且高强的用词太过粗鄙,要改用文雅的字句,还要考虑到皇帝的接受程度,这就是幕僚存在的意义。
这份奏章并没有走正规途径,而是由高俅亲自入宫呈递给皇帝赵佶。
赵佶看到这份奏章的时候很兴奋,他从来没想过蹴鞠还能这么玩,而且能玩的这么大。
他往日里踢球不过是在宫中,招集王公贵族们一起玩乐,有时还会组织宫女们踢球,看着那些美女香汗淋漓的模样也是一种享受,可把蹴鞠办成全国性的比赛,这就有些超乎他的意料了,皇帝陛下只觉得这样才够大气,才能彰显皇家的威严,而且也更好玩。
至于是不是劳民伤财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皇帝陛下就喜欢这种大规模的运动,因为他喜欢奇花异石,于是就有了让百姓苦不堪言的花石纲。
事实上在皇权社会中,这种比赛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只要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各地的官府自然会把事情办好的,这可是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相信他们一定会选取各地的蹴鞠高手,进京和其他球队一决高下。
赵佶还对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提法感兴趣。
作为一个艺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