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1章不吐不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婷婷这里虽然温馨体贴,让我感到了家庭的温暖,但这会是一个终点吗?应该不是吧,想到这里我轻轻摇了摇头。一边享用着美味佳肴,一边品美酒赏着俏婷婷这朵美色,我这个四面跑风、八面玲珑的性格,自然不愿冷落了婷婷的老爸段光远,加上我本来就是中药材学校毕业的,现在又从事的是医药行业,而他看来是个老中医了。中医这个行业恰如银行存钱般的长期投资,老中医是越老越值钱,我们渐渐聊到了云山县中医院的沿革,也聊到云山中医产业的历史兴衰。

    段伯伯谈到,县中医院发端于五十年代初,那时是一个只有七八个人的小作坊式的合作性医疗组织,几个人聚在一个只30-40平方米房间里为求医者治病。

    这个组织里没有分科、没有分专业,更不可能有办公室、医务科之类的管理部门,这些医生,个个都是多面手,抓药的可以看病,看内科的可以割脓疱,遇到业务繁忙时,人人都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时,西医在这个小县城还没有普及,据说,有盘尼西林(青霉素)用的人,其身分不亚于县太爷,正因为如此,这个诊所尽管没有冠以“中医”二字,也没有人叫喊“振兴中医”中医药却自然成了这个诊所为县城民众保健和治病的最主要手段。80年代初,研究所已发展到一百多号人。这时,在全国“振兴中医”的口号已喊得相当响亮,云山这里的党委、政府也毫不示弱,迅速跟进,很快便从“中医研究所”分化出“云山县中医院”和“云山县医院”从此中医西医依依惜别,中西各走各的道,中医院来到了县城中心的云丰街,这个地方占3亩多,虽然不大,总算有了一块自己的领地。

    同时,政府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征召离散在各地的名噪一方的老中医和学验俱丰的中年中医,这些人员的归队,使云山县中医院名声大振,病人就诊量达到空前(也可以说是绝后)水平,看门诊要排长队,住医院要提前预约。

    提及当时盛况,段伯伯流露出作中医人的骄傲。不过时势造英雄,虽然县医院比中医院更晚起家,但人家却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而且当时县医院的领导也很有远见,一开始光圈地就圈了10多亩,房子“洋”起来,科室的设置也逐渐完备起来,除了一些常见的西医科室外,什么放射科、手术室、化验室、药械科等等,还甚至设立了一个中医科,颇有和中医院分庭抗礼的味道。有了好马就必须配好鞍,县医院那里不仅大量引进了各种“洋设备”相应的懂这些设备、技术的西医院校毕业生也开始进入,还包括一部分中医院校出来的许多青年中医生,不过这些人进了县医院以后,除了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照片、检验、化疗等也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诊疗手段。

    而此时县中医院那些老医生和征召进来的中老年名中医还固守着传统中医的那片“净土”不染指医疗设备外,但就连极其正宗的中医生,也因为诸如煎药器具的改进,中药剂型的变革等原因而被“西医”牵着鼻子走了。

    很明显,这个时期在整个云山县,是县医院的壮大时期,但对于抱残守缺的县中医院来说,已经开始大叹“今不如昔”

    而如今在云山,西医的发展突飞猛进,超声波碎石、b超、核磁共振等纷纷装备县医院,县医院不久前升级为三乙综合医院,兵强马壮生意兴隆,中医院却日渐没落,连评级都不好意思参加,几乎天天门可罗雀,人才流失也极为严重,说到这里段伯伯和我轻碰一下酒杯,满腹愁肠的样子。

    “现在看来伯父开诊所这一步,还是走对了啊!”我满脸带笑试探着问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段伯伯夹了一块香肠,一边品着一边继续讲述“这个诊所以前叫便民诊所,开了快十年了,是我们中医院的另一个老医生开的,当时请我去搞搞推拿按摩,不过后来生意越来越差,先还有些老病人过来看看,后来要么老得走不动了,要不直接就走了,现在的年轻人,还有谁来看中医呢。”

    看段伯伯有些唉声叹气地数叨着,婷婷妈有些怕扫了我的兴,借劝酒的机会想打断他的话,不过我止住了她“伯母,让段伯伯说完,我也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作为年轻人正想听听老前辈的故事。”

    听我这么一说,身边的俏婷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意盈盈地挖苦我说“白秋,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啊,在天龙公司开个车也叫从事医药行业,嘻嘻,羞不羞啊你?”

    我瞪了婷婷一眼,有些没好气地说“段婷婷,说实话你还真不了解我白秋,你看天龙车班这么多的司机,有哪个司机用笔记本电脑的吗?有哪个司机有自己的私车?而且”说到这里我突然有些卡壳了,是啊,哪个司机可能给你们这么大两个红包,能提两袋黑牛芝麻糊、旺旺大礼包对付你们就不错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