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正撇了撇嘴,说道:“说句话可能不太中听,花将军也是个文盲吧”花如梅听了倒也没有生气,只是点头说道:“嗯我爹确实不识字,我也是从小寄养在别人家里,才识文认字的,难道我爹说错了么?”
冯正说道:“唉这状元哪里有那么好考上的,现实点,考个举人才是正经。”花如梅问道:“考状元很难么?我以前常听戏文,最喜欢的就是女驸马了,一直想我有一天也能这样就好了。”冯正不由擦了擦汗,说道:“这戏文谁编的,一点常识都没有,我来解释下吧。
自从数朝以前科举制度完善后,一直沿用到现在,谢神风当了皇帝后也没有改,那便是凡是读书人,不管年纪大小,未考中秀才的都唤作童生,便是七十老儿,没中秀才,那也叫童生。”
“而若是中了秀才之后,才算是身负功名了,不过这只是有了科举的资格罢了,中了秀才,便有资格去乡试,中了之后便是举人,乡试头名唤作解元,而考中举人之后可以在当地直接上任,当然不是做县令。”
“不过一个县城,除了县令,下面也要有大大小小的基层官员,比如县丞、主薄之类的,不然很多事情,县令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举人上任做的就是这种事了。
不过若是举人直接上任,那么他一生最多做到县令。”“同时举人家可以免除所有的税收,所以就算是个穷秀才,只要中了举,也有许多人纷纷投奔,盖因投奔了举人,就可以免除所有税收,只要每月给举人老爷交例钱便罢。
而举人老爷能搜刮多少,再狠也狠不过官府收税的十之一二。”“所以历来只有穷秀才,而举人却只有老爷,便是这个道理,一朝中了举,无心再上京赶考的话,便可以在地方上当个小官。
同时由于自身可以免税,便有许多佃户自动来投,那自然吃喝不愁,生活无忧,所以其实很多读书人只是想乡试中个举人罢了,根本不做上京赶考的念想,天天嚷嚷着中状元的只是一些大字不识的武夫。”
“比如前朝就有个唤作范进的穷酸秀才,五十多岁终于中了举,结果自己开心的发了疯,不过虽然如此,其实秀才们之所以穷,只是拉不下脸罢了,若是那些秀才愿意在家门口摆摊给人谢谢家书,教教私塾,混个温饱完全没有问题,能写几手好字的,过年过节给人写个对联之类的,还能赚赚外快,说穿了秀才也是身有功名的,能穷的饭都吃不上,还是自己的原因。”
“然举人才有资格上京赶考,上京赶考又称会试,所以历年会试才是人满为患,那种一个人拿个包袱就去赶考的根本不存在,同时会试头名唤作会元,过了会试就是贡生了,贡生才有资格在皇帝面前参加殿试,名次全部由皇帝钦定。”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头名唤作状元、次名唤作榜眼、三名唤作探花。乡试、会试、殿试,三次皆是头名,便唤作连中三元。二甲人数不等,赐进士出身。
三甲人数也不等,赐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直接入翰林院,其实就是让他们熟悉一下内阁操作流程,不出意外的话,三年以后就能进入内阁。”
“虽然刚进去品级不高,二甲一般直接下方去县里当县丞,如果努力的话也能升到四、五品的官,三甲也是去翰林院,不过都是职位非常低的,而且历年三甲人数最多,所以想出头很难。”
“所以每天上朝之时,皇帝下方的大臣里面,八成都是历年的前三甲,一个新近状元,杀了就杀了,不会有什么犹豫的,而且你看过人家乡试、会试么?那可是连续三日在一个考场内考试,每日考一题。”
“所以为了预防疾病,一般都在春秋两季开试,同时进去之前,都要在一个大院子里,脱光衣服在大木桶里洗澡,一来所有考生可以互相监视。
而来也是洗净身体,预防疾病传染病,然后换上官府给你准备的衣服鞋帽,一日三餐也有官府提供,所以就算要舞弊,也要官府内部有人才行。”花如梅听到最后就知道了。
还没考就要脱衣服检查,女子想去考试,她自己不怕人看,众目睽睽之下,也进不去考场,于是两人继续吃喝,同时说道刚才孙将军的事,花如梅表示想去看上一看,冯正左右无事,就陪她一起赶去。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路径,不过往京城总有几条必经之路可以查找。在冯正和花如梅正在路上时,刑部总铺头燕小蝶也擅离职守,赶往解救正在给押送的孙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