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8章 八嘎,他是迷路了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胪滨府军队出动,瞒不住人的。

    草原各部、青木宣纯、沙俄、清廷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但他们无法打探行军路线细节。

    胡二带着巡警,在胪滨府南北城出入口、伊和-诺尔、后贝加尔斯克等地戒严。

    果然,京城第一时间来电报:草原恃库伦为本,犯之则乱。胪滨府兵长驾远驱,兵分力单,恐为俄人祸乱本营,况边隘贸易课厘急需议防。经兵部悉力筹划,胪滨府所部实不该冒进……

    这次清廷学了个乖,以“自己人”口吻劝说赵传薪不要发兵。

    大意是:我为你着想,你兵力本就不多,胡乱发兵,最后只能是分散兵力,沙俄虎视眈眈,好不容易夺回的土地,恐怕会被沙俄再次抢走。况且,你还要人手守关收取关税,嘚瑟啥啊?

    听哥一句劝,快回来吧。

    张寿增早就料到各种情况出现,他立即回复:此次西进,不为攻克坚城,无需担忧。知府所画策督剿者,沙俄与日人及马匪之患,况赵知府提挈纲维宏纤毕举,兵弁安置妥当,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张寿增说:放心吧,都安排妥当了,并不是奔着库伦去的,只是剿匪而已,不会出现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情况。

    清廷再次劝阻,张寿增就说大军已经出发,追不回来了。

    之后,清廷那边得知和他们互信的乃是张寿增,便以张寿增是清廷的官来说事,一再的扯皮。

    张寿增则回:赵传薪,中兴之才。忧国、好贤、驭将、吏治等,同时辈流,固无其匹。以胪滨府苦寒之地,养兵逾万,月费数万之巨,商民却不敝,吏治日懋,功昭昭在民,呼伦草原无有不服者……

    张寿增表示:别瞎几把操心了,赵传薪绝对是人才。人家武能上马杀敌,文能治理一方,同时代没有人能与之匹敌。甭管五翼总管,还是府衙诸官,不分旗汉两族,没有不服他的。你们认为的苦寒之地,人家养兵过万。每个月都不少花钱,百姓却能安居乐意,商业通达,我和大家都是服他的……

    死了那条策反的心吧。

    清廷收到信后,心凉了半截。

    ……

    青木宣纯也在密切的关注胪滨府军队动向。

    他的暗线消息,从军队出动开始,到出胪滨府的时候断了联系。

    他是搞情报的,早就布置妥当,外围的眼线很快察觉灰斧军和暴雪小队的去向。

    然后青木宣纯懵了。

    他对手下说:“我不是让你们散布消息了吗?他们为什么南辕北辙,偏偏不来西边的乔巴山呢?”

    手下回答不上来。

    青木宣纯皱眉:“难道说,赵传薪的情报系统很糟糕,没有探查到?”

    他不得不再次派人出去散播联合猎虎小队的所在。

    很快,他得到消息:“赵传薪的两路人马问询后果然调头朝西走了。”

    大年初三,灰斧军骑兵团从贝尔湖向西行。

    暴雪小队,则从达斡里亚向西。

    ……

    战争打的是经济。

    后世这句话耳熟能详,不管是酒后吹牛逼的油腻中年,还是晚上遛弯的大爷大妈,他们都能指点江山拉扯几句,显摆自己的见解。

    但战争能用来提高经济,疏导矛盾冲突,追求和巩固领土,这些他们却很少知道。

    别看目前胪滨府还没有制造军火的能力。

    但是,其它装备和军需,却是由胪滨府当地来供应。

    譬如暴雪小队带两个弹夹包的皮质腰带,镍制纽扣、牛皮背包里的羊毛毯子,双筒望远镜盒子,军用水壶,羊皮翻毛衣领,皮手套,攀岩登山所用的关节皮革衬垫,绳索,军粮……

    除了大衣是鹿岗镇赶制外,其余全是当地物产所制。

    胪滨府最不缺的就是牛羊毛皮。

    官货局在年前举行了小型的竞标,然后分摊给承包商,他们自己找工人赶制。

    手工业制造者赚了钱,包工头挣了钱,过年时候他们会消费,促进经济流通,刺激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和消费。

    一场小战争,就能建立当地市场需求的暂时性和持续性,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地方萧条时期经济困难。

    因为赵传薪大肆扩招外来耕农,激增的汉民,难免与当地各翼旗人发生冲突。

    多亏了日俄的联合猎虎小队,他们所带来的死伤,既有旗人也有汉人。

    旗、汉间本来因为人口增加而减少的就业机会和政治矛盾紧张冲突,在他们闹腾一番后得到极大的缓解。

    现在胪滨府的百姓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旗、汉双方同仇敌忾,在胪滨府军队出发后还有自发上街举旗给赵知府打气的队伍。

    对内部而言,这次大军出动,还是个向外寻求机会和资源的契机。

    所以打一场有把握的战争,只要没到真正劳民伤财的地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赵传薪考虑的更多,他还借着这個机会练练兵。

    他之所以敢出动军队,一是因为他知道守住胪滨府靠的可不光是新建的部队,更多是他个人对沙俄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二是因为,赵传薪进行小规模战争的代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譬如此时,队伍就地休整,吃的粮食是赵传薪刚刚开启能量涨落趋同符文碎片,去奎特沙兰白房子地下堡垒仓库里运来的。

    两个小时前,赵传薪传送回白房子,和傀儡奴仆一起和面,用开水溶解一盆红糖,和面,发面。

    发好了面,倒上切碎的大枣揉里面。

    醒面后,赵传薪教傀儡奴仆,一手揉面,一手以拇指向内怼,最后揪起来。

    之后传送回营地,取出几层高的蒸锅,炊事员蒸了好几锅红糖大枣开口馒头。

    当开锅的刹那,那股子枣香味弥漫开来,周围的暴雪小队士兵传来巨大的吞咽动静。

    咕咚,咕咚……

    别看巴当阿平日过着富贵生活,但这玩意儿他真没吃过:“我焯,好吃!”

    车和札噎的翻白眼:“没成想,荒郊野外还能吃上如此香甜的馒头。”

    这是赵传薪的省钱小妙招。

    食材都是顺来的,做一顿省一顿,做一口省一口。

    兵分两路,暴雪小队由赵传薪亲自带,灰斧军骑兵团则由胡大带队。

    巴当阿将馒头塞进嘴里,咽下后忽然说:“大人,北边有一队俄兵正在接近。”

    车和札一声令下,暴雪小队集结。

    暴雪小队成员,多由索伦人组成,善于山地作战,长途奔袭,枪法精湛,性情剽悍。

    闻言,众人叼着馒头起身摸枪快速警戒。

    俄人部队中有人站出来远远地喊话。

    翻译官翻译说:“他们问我们是什么人,为何到边境线?他们说,如果我们不赶快离开,他们就要开枪。”

    众人望向赵传薪。

    赵传薪想了想说:“告诉他们,给我们十分钟的时间。”

    那边听了,顿时得意的笑了起来,嘲笑中国人是胆小懦弱。

    然后赵传薪告诉巴当阿:“叫人列队,十分钟够你们找好掩体了吧?”

    “啊这……”巴当阿拿出新买的怀表:“十分钟时间,是咱们用来列队的?”

    “不然你以为呢?”赵传薪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众人:“……”

    当这边开始找掩体,做好战斗准备后。

    边境线另一头的俄兵察觉不对劲,喊道:“你们不是说十分钟吗?伱们此时在做什么?”

    赵传薪让翻译喊话:“我们没用上十分钟就准备好了,现在可以开战了。”

    俄兵:“……”

    他们懵逼喊话:“我们也需要十分钟时间。”

    赵传薪说:“不给。”

    俄兵:“……”

    这次轮到暴雪小队全体大笑。

    打是不可能打的。

    毛子目前不敢跟赵传薪叫板。

    当这支边境线巡逻部队得知赵传薪亲自带队后,便乖巧的像一群鹌鹑,迫不及待的退避三舍。

    起初,暴雪小队碰上边境线上的俄人巡逻部队还会鸡飞狗跳。

    可数次之后,他们便能迅速从容准备,随时进攻。

    这就是实地演练的效果。

    赵传薪总是在后面催促:“快,快,战场上慢一点就是死。”

    星月每次根据俄人军队的阵型,随型排兵布阵。

    虽然一次都没打起来,但赵传薪、星月和暴雪小队的经验值飞涨。

    是骡子是马,果然要经常拉出来练练才行。

    路上,大家虚惊一场,虚惊两场,虚惊三场……

    后面,赵传薪发现众士兵有所懈怠。

    他们脑海中,似乎觉得永远都打不起来。

    赵传薪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不死人的战争,士兵永远不会成长。

    向南,路过一处叫包尔敦的地方时,探子回报:“大人,有人声称那伙贼人经常出没于乔巴山附近。”

    “知道了,我们继续向南。”

    “我们不去乔巴山吗?”

    “着啥急。”

    乌里雅苏台,车臣汗部,查干诺尔。

    赵传薪带兵前来,牧民见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气势惊人,吓得策马飞奔。

    不多时,一支有的背着弓,有的拎着弯刀,也有扛着大抬杆土炮的牧民队伍前来,但没敢靠近。

    他们喊:“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来我们这里?”

    暴雪小队士兵上前回话:“我们是胪滨府的暴雪部队,前来剿匪。”

    “这里是车臣汗部的地界,胪滨府的勇士不该越界。”

    话说的倒还算客气。

    车和札小声对赵传薪说:“按照规矩,我们确实不该越界。”

    赵传薪这次来,就是为展露筋肉的。

    什么他妈车臣汗部?

    他一挥手:“前进。”

    于是当先策马飞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