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十五年(1536)某一天,荆州府知府李士翱夜里做了一个梦,他梦到天下的玉帝命他把一个玉印交给一个童子。他醒来后,觉得此梦甚是奇怪,心里也盘算不明白。第二天正是科举府试,身为知府自然是主考官。
他在应试的儒生之中,发现一个叫张白圭的十二岁血统非常出色,断定此人必是梦中童子。因此当即给他改名为居正,其意在期望他长大后能正道而行,成为栋梁之才。
12岁中秀才已是神童,他的父亲张文明中秀才后七次参加省试,介意失败告终。后来张居正十三岁再次到湖广武昌参家乡试,也是省试。当时主考官很是欣赏他的试卷,但当时巡抚顾璘却认为若是让他早登仕途必然会让他骄傲自满,想多些磨练,因此就特意下发。
三年后,张居正中举人,23岁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再后来万历年间,他成为内阁首辅,大展宏图。针对当时朝廷的弊端开始改革,确有一番作用,让一直以来入不敷出的朝廷每年能获得两千万两银子的收入,让大明重新焕发异彩。
看来陛下一直是想要模仿张居正的,但张居正的下场并不好。身死仅仅九个月后,被神宗取消正上柱国,太师之名。并连其文忠公谥号也被取消,责令其子锦衣卫只会简修为民,更是取消全部的改革措施。
况且张居正那个时候虽然形势也并不好,但起码没有如此混乱的局面。如果硬要强行推行下去,莫不是又会掀起一番动荡。
“朕只是想多为朝廷弄些银子,我大明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为本,加税首先是在百姓的头上。即便是要收那些富豪的税,但是他们与官吏相互勾结,隐瞒朝廷,将大部分重税摊派到百姓的头上,实乃亡我大明之举。”
朱凌今日也是真正下了一番决心,他知道一旦开始实施。很大一部分人将会暗中抵抗自己的政策,但自古以来改革无不有难题,若是一遇到难题便退缩,那他还不如投降李自成做个闲散王爷。
“一些官吏豪强隐瞒土地,甚至趁大灾之年低价收购百姓的土地,最后使他们沦为奴仆。之后借着不用向朝廷纳税的便利,大肆获利。如此行径,乃是我大明真正的弊端,即便光复北方,终究还是会有灭亡风险。”
听陛下说了如此多的话,祖向阳也是感激涕零。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判官罢了,今日能得圣眷已是祖上积德。如今陛下私下召见他,并对他说出如此肺腑之言,当真是都想把命交到陛下手中了。
“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所托,尽心尽责办好差事!”祖向阳当即跪下,面朝朱凌叩拜道。那一声声几乎是带着哭腔的。
看到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朱凌也暗自松了口气,总算没有没有白费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召见他。便立马又让其平身,继续道:“朕给你兵,去好好彻查沧州以及周围,何人占了土地但却不纳税的,一律记在名单之上,然后交与朕预览,暂且先不要动手。”
“派人严密监视这些人的动向,若是有人敢通贼寇有不轨之心,一律抄家。”
“臣遵旨!”祖向阳又是一次重重声音。
“记着,留一户富商人家,朕有用。但记得留的这户人家家产不要太多,最好儿女不多,家中老人尚在。其次观其人品,贪可以,但不要奸。”
祖向阳虽然一时没有明白陛下留一户富商的用意,但还是点了点头。不明白就不明白吧,有些时候明白了也许对自己并不好,反而什么也不问直接去办事方能获得陛下的重用。
祖向阳退下后,朱凌也没有直接去休息,反而立即让王国兴来到房内,对其又吩咐了些事。不外乎要派些人手去监督孟章明,范弦超,黄伯当与祖向阳几人。但意思也不尽是监督之意,也有察看督促的意思。
当然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他人的说法之中,对外界一事一概不知。若是哪日有个谋逆之臣,自己却毫不知情却是最大的悲伤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