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李大娘道,“沈梨和沈初这几天要出趟门,说是去哪买菜苗和秧苗,我也不太清楚,大概五天后才能回来。”
“啊?!他们不在村里买秧苗吗?”之前租了王家的田地,已经培育好秧苗的人家立即苦着一张脸。
本来还以为沈淮会来他这儿买秧苗,还想着能赚点钱呢,现在没戏了,多出来的秧苗估计只能喂猪了。
“买的。”李大娘道,“阿梨说会买两亩田的本地秧苗,她新房子前面的三亩田则要种外地买的。”
“外地的更好咋滴?”
李大娘:“说是更好,但也得种了才知道。”
“哦还有,等阿梨回来,还要请几个人种地插秧苗,说想去的可以去村长那里报个名,具体的你们去问问村长就知道了。”
虽说那会儿大家都要忙着春耕,但有的家里人手多的,还是能匀出一个来赚点外快。
也有的人决定把自家插秧的日子推迟一天,先给沈梨打一天工,赚点小钱,反正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说到请人做工,众人立马就想起了另一件大事。
“沈淮在镇上租了铺子,说要开一家卖鱼菜的饭馆,他招了跑堂没有,不知道我孙子能不能去试试?”
“这事昨天早上我就听隔壁阿牛说了,铺子租下来了没有?啥时候开张啊?”
“鱼菜有什么好吃的?”有的人纳闷了。
“好吃!”被沈梨教过,回家后做给家人吃了的那几个汉子的家人纷纷道。
“非常好吃!”李大娘也难掩激动地道,“不好吃他敢去卖吗?”
“这一说也是……”
“卖鱼菜?他从哪进货,咱镇上有鱼贩子吗?”
李大娘笑了笑:“马上就有了,我家老大正琢磨着怎么捉鱼呢。”
有人羡慕地道:“以前他去钓鱼你还老说他不务正业,现在你再说!”
“看来沈淮的铺子已经租下来了,什么时候开张啊,不知道卖得贵不贵,想去尝尝。”
“这我就不清楚了。”李大娘道,“说是也没确定下来,要等春耕之后。”
“春耕之后还有亲事要办呢,可有的忙了。”
“有的忙才好呢,总比没活干挣不着钱强,哪比的我们,想挣钱都找不着门路。”
有人不解地道:“沈淮在镇上租了铺子,以后估计要长住在镇上了吧,村里房子建的这么好却不住,岂不是浪费了。”
“怎么会浪费?我说句不好听的,这店铺以后挣不挣钱还没个准数呢,就算挣了,能挣多久,一年还是几年?以后但凡有个万一,老家有房子,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外边不挣钱了,还能回来种种庄稼,总归是不亏的。”
“你说得对。”周围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另一边,赶到镇上的沈梨和沈初再三斟酌后租了一辆驴车,只是装一车幼苗,并不重,有个驴车足够了,要知道租个马车比驴车贵两倍多。
两人赶着驴车出了小镇,顺着官道走了一里多路,行至没有人烟、树林茂密之处,又顺着小路绕到小树林里走了片刻。
四周树木高大密集,周围没有一个人,沈初再一次问道:“这是去哪?你特地绕到这儿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