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隐村内部在得知这个事情后,反应和岩隐村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差不多可以看做是双胞胎、生子了。
其他中小忍村的反应也都如出一辙,大差不差。
所以自来也和岩鸠的此行会非常顺利。
远在风之国的千夜尚不知晓岩隐村那边发生的事情。
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太过在意。
从他决定要吞并砂隐村起,这类事情就在所难免。
实际上,即便千夜想要隐瞒吞并砂隐村的事情,也很难隐瞒下去。
忍者刺探情报太方便了,专业的情报忍者可以通过很多细节上的变化推断出砂隐村易手的事情。
忍村决策者和千夜之间并不存在智商上的绝对差距,他们和千夜最大的差距是思维模式上的不同。
过不了多久,忍村的决策者就会知道砂隐村易手的事情。
到时候,他们照样会针对这个事情召开各种会议,制定出各种各样的反制应对措施。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知道。
然后借助这个事情,威慑火之国周边的小国。
只要我想,同为忍界五大之一的砂隐村都能吞并,更不用说是你们这群连忍村都没有的小蚂蚁了。
识相点,乖乖配合千夜老爷的计划,千夜老爷可以饶你们一条性命。
要是不识相,那就别怪千夜老爷心狠手辣了。
死在我手里的贵族数不胜数,破家灭族的贵族不知凡几,也不差你们一家!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事情提高政权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看啊,我们的五代目火影只身一人连砂隐村都能吞并,其他忍村也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跟随五代目火影的脚步,整个世界都将会成为我们的!
胜利,能够改变很多。
尤其是,千夜在胜利后没有变成只进不出的饕餮,他很大方的把胜利带来的收益分润了出去。
只要跟着他的脚步,大家都有美好的、光明的未来。
千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塑造起来服从于自己、忠诚于自己的利益体系。
这个体系随着千夜成为火之国的主宰后,开始快速膨胀。
可以预见,随着千夜政权下的版图的不断扩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坚定的踏上千夜打造的这俩战车,听从千夜的号令,不断向前。
所以说,既然隐瞒的意义不大,直接公开的效果显着,那为什么还要隐瞒呢?
......
当千夜率领着归降的砂忍部队再度返回砂隐村时,已经是临近傍晚了。
夕阳的余晖晒在沙漠上,白天里的酷热随着夕阳的坠落变得寒冷起来。
此时,砂隐村内早早得知消息的驻砂宣教部率领着村内的平民和忍者在五十里开外集体相迎千夜的凯旋归来。
就......
挺魔幻的。
罗砂、千代、海老藏这些刚刚投降的看着夹道相迎的砂忍和平民,心情是郁闷到了极点。
出村五十里,夹道相迎的这种待遇,在过去他们也很少享受到啊。
偏偏一个外村的影享受到了。
村子还没有完全改姓木叶呢!
一群没有骨头的狗!
他们在心中一阵大骂,旋即颓然无比,彻底躺平了。
连村子里的人都是这种态度,他们还挣扎个什么劲啊。
这样也挺好。
砂隐村内的平民和砂忍看着龙行虎步,走在最前面的千夜,眼神复杂至极。
得亏他们没有扇形统计图,不然那双眼睛多少得分出两分庆幸、两分悲哀、两分释然、两分敬畏、两分担心的五等分扇形图出来。
他们在庆幸自己没有愚蠢的向千夜出手。
悲哀从今以后,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的砂隐村就要不复存在了,故土情节,人人都有。
回不去的,是故乡,是记忆。
释然的是,既然千夜吞并了砂隐村,那么他们也就不用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了,从今以后,自己就是宇智波千夜麾下的正式领民了。
敬畏千夜的实力强大,担心的是,千夜会对他们做出怎样的处置,他们的未来,会像宣教员承诺的那样变得更好,还是会变得更加糟糕呢?
相比起原住民,驻砂宣教部的宣教员们就很纯粹了。
他们跟打了鸡血似的,跪在地上,高声恭迎千夜的凯旋:
“恭迎五代目火影大人凯旋,您的意志高于一切,您的辉光永曜忍界!
!”
什么是奇迹,这就是奇迹。
砂隐村在过去给他们木叶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尤其是在第三代火影执政期间,砂隐村有事没事都要来找找木叶的麻烦。
但是,在五代目火影执政后,形势逆转了。
他们的五代目火影亲自率领闪击砂隐村,踩在砂隐村最强的兵器——一尾的头上,威压砂隐村。
逼迫砂隐村不得不签下屈辱至极的《木砂友好条约》,这是木叶建村后破天荒的头一遭。
砂隐村带来的郁气消散一空,大家终于得以扬眉吐气。
现在更是吞并下了这个凶狠的宿敌,砂隐村从此以后不复存在。
这一波,让千夜政权内的人们对千夜更加狂热。
某种意义上来说,砂隐村用它自己的牺牲,成就了千夜。
宣教员的下跪恭迎带来了连锁反应,他们身后的平民和砂忍看着不断迫近的千夜,双膝突然变得很软,丝滑的跪在粗糙冷硬的沙漠里,垂下了自己的头颅:
“恭迎五代目火影大人凯旋,您的意志高于一切,您的辉光永曜忍界!”
人群跪在千夜面前,乌压压的一片。
千夜吐出一口浊气,平静的内心突然多出了几分波动。
砂隐村的臣服,是对他自己努力的最好肯定。
从猿飞政权的消亡,到火之国贵族的消亡,再到砂隐村的臣服。
每一步,都见证了他的成长。
‘我的未来,绝不止于此!’
千夜吐出肺部的浊气,他的心湖重新归于平静,他举起自己的右手,手臂微微上扬,像是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