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边延绥。
张献忠等一行人在出城巡视的路上疾驰,才出了城不远,诸人见前边有一人独行飘扬的白雪下。
随行的杨六狐疑地说道:“这人披蓑顶笠,挎囊带刀,像是过路的行人。这两天连着下雪,便是本亭黔也甚少出门,更别说旅人了,从前天到现在一个都没见过。……,这人是谁?张将军,要不要叫住了,盘问一二?”
张献忠心中一动,想起了许巍上午说的那句:“这阵子县中各乡、亭的寇贼明显变多,接连生了好几起劫案”,想道:“小心无大错。”颔道,“确是有些可疑,去问问也行。权衡,你两个人随许将军齐去,谨慎些。”
许巍、权衡二人都是徒步,按刀疾行,将那人撵上。
张献忠与副将杨六驻马远观,见许巍他们先将那行人围住,权衡站得略远,握住刀柄,警惕地盯着那人,些许兵卒离得较近,但也是小心翼翼。他们皆为城中的老手了,在对付“寇贼”、“嫌犯”上很有经验。不需提醒,也知要谨防“贼人”暴起伤人。
那行人毫无防备,骤然被包围住,最先的反应是往腰间摸刀。张献忠心中一紧,就要拍马过去,却又见在许巍说了句什么后,那人随即放开了手。两边交谈几句,因相距远,张献忠听不到具体内容,只有只言片语被风吹来,大概是许巍在询问他“从哪儿来”、“叫什么”之类。
很快,许巍问完了话,留下权衡看住那人,赶回来禀报。
“问清楚了?怎么说的?”
“他自称大同府的人,姓乐名进。”
“乐进?”张献忠愣了下,又下意识地转脸去看了一眼杨六,心中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再回过头来,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乐进。”这才忽然想起,大汉末年时,乐进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之一。他问道,“他说他是哪里人?”
“大明九边大同府人。”
张献忠摇摇头,却又欲罢不能,心中觉得可以,心中想道:哎,罢了,不管此人是谁,只冲他叫‘乐进’这个名字,我便得见上一见罢。
许巍、杨六见他突然呆不语,都觉奇怪。许巍咳嗽一声,问道:“张将军?”
“啊?”“话都问清楚了,那人该怎么办?是放走?还是留下来再盘查盘查?”许巍问道。
“我去见见他。”张献忠衬着下巴。招呼文聘,打马奔驰,也不等许巍跟上,径来到权衡的边儿上,打量这个叫“乐进”的行人。
远处不觉得,行到近处,才现这人个子很低,只有七尺上下,也就是一米六出头,面容枯黄,外披蓑衣,里边只穿了件黑色的单衣。此时,这人已将斗笠取下,头上戴了个竹冠,装束简陋,腰上插的刀也不是什么好刀,刀柄上缠绕了几圈麻线,刀鞘只是两个木片,外用绳子缠着,包住了里边的刀刃。
张献忠打量这人的时候,这人也在打量他,心道:“不意这等地方,竟有此等人氏!”张献忠骑马带刀,装扮利索,人既英姿飒爽,随行虽少,也是仪表堂堂,更兼身材壮大。
这人看着许巍,又想道:“这人暖裘骏马,宝剑玉佩,显然非富即贵,却恭恭敬敬地随行在这个总兵身侧,煞是奇怪。”琢磨归琢磨,不耽误作揖行礼,他自报门户:“足下便是本地的总兵么?在下乐进。”
这叫“乐进”的人尽管身材短小,穿戴简陋,不似豪桀,但张献忠却非但没有失望,反而一阵欢喜,想道:“虽然忘了古书‘乐进’是哪里人,但若只就外形而言,这人倒是很像东汉时的乐进。”他跳下马来,把这人扶起,还礼笑道:“在下张献忠,见过足下。”
“张……?”
适才许巍只说了骑马之人是本地总兵,没提张献忠的名字。乐进怔了怔,试探地问道:“敢问可是本地延绥的张氏?”
“正是。”
乐进闻言,立刻又行了一礼,这一礼比刚才那一礼隆重多了。他说道:“久闻张氏高名,今日得见足下,三生有幸。”心中恍然,“难怪这富贵少年恭谨相从,他却竟是出自张氏。……,只是怪了,有这么好的出身,却怎么来做一个总兵?”虽有疑惑,不好相询,暂且存疑心中。
张献忠的祖辈是这延绥的一大家族,只是到他这个时代,天下掌权于魏忠贤手中,黑暗当道,于是也就成了张献忠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延绥兵士。上前两步,张献忠再次将他扶起,笑道:“足下也听过我张家之名么?张献忠不肖,愧对家门,不敢当足下之礼。”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