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仅有的情况分析,其实是有预兆的,按照现在的速度推测,将会于洪武三十年前后出现一个气候异常期,这个时候,长达四百年的中世纪温暖期气候周期结束,小冰期时代来临。”
“气候其实就和王朝更替一样,都是有其周期性的,一个王朝刚开始肯定是处于一个百废俱兴、休养生息的阶段,经过几个皇帝或者数十载的积累之下,王朝会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直至来到本朝的顶峰。
接着,在停滞不前的经济影响下,为了让王朝可以更好的发展,王朝迫不得已地只能是选择向外扩张,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存条件。
可一场场战役打下来,最终只能是将前面数十年的积累直接给挥霍一空,王朝直接开始走入衰败。
在一代不如一代之下,要是没有一位惊才艳艳的领军者的话,这个王朝最终只能是沦落到改朝换代的阶段。
气候周期也是一样,温暖期结束之后,接下来自然是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而对于农业经济的我们,气候的变化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粮食产量。”
说到粮食产量,朱雄英目光复杂地看向爷爷。
这位老爷子,朱雄英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历史上,土豆的传入是在大明灭亡之后。
可以说,上天直接给大明这个王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大明刚亡,这高产的土豆竟然就来了,甚至还让谋夺了大明江山的女真人在小冰期时期,彻底地站稳了脚跟。
哎,接下来自己还是稍微催促一下爷爷向外贸易植株特产这一政策吧,既然女真人可以在二百年之后寻找到土豆,那现在,朱雄英还真不相信,土豆并没有被驯化。
只不过是没有发现罢了,这就像西红柿、辣椒的出现一样,一开始只是作为观赏的盆栽出现,要不是在种种阴差阳错之下,估计再过个几百年,也不会有人清楚这些东西是否可以食用。
这就和神农尝百草一样,要是自己能够提前二百多年就发现土豆这种作物,把大明肯定会成为华夏大地这块土地上最强盛的朝代,并可以再让大明延续近百年的王朝统治。
“而且,这小冰期是越来越严重的,直至二百多年。”
两百多年,这不就是大明王朝的国寿吗?
朱元璋对于这个时间实在是太过敏感。
“天师,要是我们不重视的话,大明很有可能就会直接灭亡于这个小冰期之中。”
不是很有可能,而是确定,大明确实是因为小冰期而灭亡的。
明代末叶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
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他也是个倒霉蛋。
当时的明朝,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冤狱频发、忠良惨遭迫害;社会矛盾突出,民变不断激起;同时,东北地区的后金政权迅速崛起,局势严峻。
也就是说,朱由检从自己哥哥手中接过的大明江山乃系一个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末世王朝,
可朱由检却没有因此堕落,而是矜矜业业,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大明从风雨飘摇重新焕发生机。
自他继位登基后,便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
可他的努力实在是太过微薄,并未能改变朝中党争愈演愈烈的状态,官员贪腐越来越盛的风气。
但是却解决了阉党之患。
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帝王了,这就是这样一个人,偏偏遭遇到了这么一个天意。
崇祯元年,北方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旱,崇祯八年七月,河南蝗。十年六月,山东、河南蝗。十一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大旱蝗。十三年五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蝗。
十四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
刚渡过大旱,瘟疫又紧接着跟上脚步,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十六年、十七年,直到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元年,蔓延多年的瘟疫戛然而止,华北地区这才开始风调雨顺。
可以说,崇祯皇帝完全可以用一句“我真是太难了”来自我吐槽。
“粮食减产只是一个重要原因,天灾大祸也算是一个,可最大的影响,其实还是人心。”
“试想一下,要是真到了大灾大难,粮食减产的时代,那什么人会第一时间受到影响?”
“自然是平民百姓!”
“对,就是普通百姓,对于富人、士族阶级来说,大灾大难只会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不会动摇他们的家族根基。
可普通百姓却是不行,本来一年的劳作就只能刚好够一家几口人的嚼用,遇到大灾大难,本就难熬,这要是再遇上连绵不绝的灾年,那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等等惨绝人寰的场面绝对会在各个地方上演。
等到这些百姓实在是受不了之后,最终,他们只能是走上起义造反的这一唯一生路了。”
这番话,朱元璋很是熟悉,他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起义反抗的道路吗?
朝廷要是遇到灾年,百姓们肯定不会首先就想到造反这条路。
要是朝廷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百姓们的苦难,那有选择的百姓们肯定会选择与朝廷一起度过困难。
可明末最大的问题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连绵不绝的灾年面前,底层人民的挣扎与上层富人们的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就紧绷的关系,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火星子,那就会直接成为滔天的烈火,不仅吞噬了敌对的阶级,最终也将整个王朝给赔付了进去。
而那些卖国求荣的阶级们,最终也没有达成他们享受荣华富贵的愿望。
女真人的入关,直接将整个汉人踩在了脚底,让他们成为了奴隶,就算是那些对女真人有功的汉人们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