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9 从《后宫·甄嬛传》看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解,因为人们对清宫戏并不陌生,心理上有了认同感。而关于演员选择的大讨论也一直未停,因为小说本为架空小说,人物理想化,读了小说的观众很多不满玄凌(雍正)的扮演者陈建斌,嫌其太老,也不满果郡王的扮演者,嫌其气场不够,但这种不满在未读小说的观众中就少了很多,因为这批观众少了小说带来的心理预设,而且电视剧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简单地想象。

    3.对网络小说主线情节的把握

    夏衍在《杂谈改编》中曾说:“从一种样式改编成为另一种艺术样式,所以就必须要在不伤害原作的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原则之下,运用更多的动作形象——有时不得不加以扩大,通过稀缺和添补,来使它成为主要通过形象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形式。”网络小说其作品在网络连载,作者的稿酬也由连载的多少来决定,这使得网络小说较之于传统小说,篇幅过长,动辄洋洋洒洒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字,但情节性与连贯性又差了许多。影视剧是在限定的时间篇幅内对人物、情节、冲突的展开,所以如何从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中提炼出最能吸引人的故事主线,删减或者修改枝蔓式的情节,是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时必须要做的功课。

    对小说进行影视改编,大致上有三种方式:第一,翻译式改编。这是最为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经典小说篇幅固定,读者固定,影响也稳定,对经典小说的改编多采取这种形式。第二,框架式改编,即采用原著主要人物,改变原作重点或者对原作进行重构。第三,自由式改编,即完全把原作当成原材料,随意选取合适的内容重构故事。网络小说因篇幅过长,涉及人物众多,或主题过于敏感,在对其改编时往往采取后两种形式。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采取了框架式的改编方式,采用了原著的主要人物,对原作进行了重构。剧中保留了小说中的核心人物——甄嬛、玄凌、玄清,将他们对应地变换为大清雍正年间的熹贵妃、雍正帝和十七爷。保留了小说中的主线即甄嬛与玄凌的感情线,在剧中围绕着这条感情线,自然清晰又明确地交代了甄嬛入宫、得宠、失宠、出家、回宫、复仇的一系列人生经历,也借助了这条感情线的展开使得一众人物的故事得以叙述。甄嬛在初入宫廷时和果郡王相遇,在得宠时和其暗生情愫,在离宫修行时和果郡王私订终身,后因果郡王的死而开始复仇。甄嬛的入宫得宠引出了华妃的妒忌陷害,也引出了安陵容的背叛猜忌,引出了皇后的险恶用心,也衬托了温太医的仁厚善良,甄嬛和眉庄的姐妹情真,其他后妃也在这条主线上随着情节的开展逐步呈现,人物多而不乱。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在电视剧中也得到了删减,如甄嬛哥哥这一人物在剧中则不存在,安陵容与甄嬛哥哥的感情线也不存在,使得剧中各色女人的命运故事皆在后宫展开,宫斗的氛围更浓。《后宫·甄嬛传》选择了近80集的鸿篇巨制来呈现一部网络小说,将百万言的故事压缩进来,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主线,让不论是否读过小说的人都能明白故事剧情。但还是有很多人评论甄嬛和果郡王的情分来得太突然。这是受篇幅的影响,删去了一些支线情节,更重要的是文学和影视两种不同艺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对观众的理解造成了影响。

    4.不同艺术语言的转换

    文学作品是一种充满想象与诗意的文字符号系统,而影像是一种更为感性、直观的声像符号。前者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世界或者对人生的看法,后者诉求图像来逼真地临摹出世间的人生百态。对于读者而言,想象是其在阅读网络小说时需要借助的思维工具和感知工具,而影像则把这种能动的人的活动转为了一种稍显被动的硬性的观看。网络小说向影视剧的转化是由一种语言体系向另一种语言体系转化的过程。

    在网络小说中,篇幅无限制,话题无禁忌,作品中往往有着大量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描写,甚至是意识流式的心理描写也可以出现在网络小说里,但在影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很难用影像呈现,特别是在如同文化快餐一般的电视连续剧中,没有时间和篇幅留给人物去“诉说”内心感受,且内心感受往往是一种只能去体会,说出来就会变味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剧中人物不能有心理感受,“语言有声化表达要比书面文字表达具有更多的附加意义,在语气中可能透露着犹疑和快乐,反映着情绪的变化、心境的状况,甚至内心中隐藏着比语言表达更内在的意见和看法”。

    这种“附加意义”与“更内在的意见和看法”往往需要靠演员富有层次的表演和内涵丰富的潜台词来实现,对于影视剧,特别是电视剧设置过多的潜台词会影响到电视剧的理解性。《后宫·甄嬛传》电视剧中,观众不理解为何甄嬛与果郡王恋情来得这么快,因为省去了支线情节,又少掉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只靠每次相遇时的一些眼神、动作、潜台词等,让需要在每集电视剧中了解大量信息的观众,捕捉二人的点点滴滴着实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作家萨尔曼·萨迪拉曾说:“不管我们所论的是一首诗跨越语言疆界,变成另一种语言的另一首诗,或一本书跨越纸张和胶片的疆界,还是人们从一个世界移居到另一个世界,两者都对。”在影视改编中,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很好地为其内容服务。

    目前,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已是时下的潮流趋势,网络小说版权低、人气高,节省制作成本和宣传成本,可谓“物美价廉”,各路影视公司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但只有既尊重文学规律又符合影视规律,既迎合市场又符合普通大众道德与审美要求的作品才能被称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好作品”。时下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集中反映出一个问题便是作品的形式大于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作品类型化严重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网络文学的写作逐步呈现类型化,看似鲜花着锦的网络文学其作品大多禁锢于玄幻、同人、穿越等几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穿越成风。影视剧剧本的缺乏和网络写作的类型化,使得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创新力不足。2010年到2011年,全国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中宫廷戏占了一半,从《美人心计》到《宫锁心玉》到《步步惊心》到《倾世皇妃》再到《后宫·甄嬛传》都是古装戏,而《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竟取自同一历史时期,故事内容也基本为爱情、宫斗,被网友戏称为“那些年,雍正追过的女孩”,而《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又都为穿越之作。类型化的困境之中,改编的影视作品无法在内容上谋求突破,只能通过对演员的包装、对作品的宣传、对画面服装等形式上的改进来弥补内容上的不足,但是长此以往,观众势必会审美疲劳。

    《后宫·甄嬛传》是同类型改编剧中在艺术形式上做得比较好的代表,该剧从服装到礼仪认真考究,人物对白也保留了小说中的仿古体,古韵十足,且在每一集的剪辑上注意为观众留悬念,使得情节看起来**迭起。这样的设置拉长了情节节奏,以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同时也弥补了情节简单的缺憾,且服装、对白等也成为人们在了解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命运之余的一个谈资,一时间,网络“甄嬛体”、“华妃体”爆红。但是经典的艺术作品永远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不论是网络文学还是影视改编都迫切地需要创新动力。

    2.道德伦理思考的缺失

    网络小说在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存在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价值观念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发现生存的意义。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应当从属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但是目前由于网络道德体系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这个公共空间还没有担负起应有的道理伦理责任,还处在一种“百无禁忌”的状态。这种伦理思考的缺失也在由文学形式向视觉形式的转化之后继续缺失,而影视剧提供给社会一个更大更为复杂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必须意识到自身需承担的道德任务。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经常被人诟病格调不高,有的甚至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作品道德伦理思考的缺失。追求刺激性的情节节奏,重视精美的包装宣传,不能忽略作品背后需要承载的道德伦理,一部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要有能给观众向上的能量的力量,而这是仅依靠形式无法给予的。

    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不同艺术类型间互相融合的产物,改编需要遵循市场规律,遵循艺术规律,遵循规律才能创造价值,但在看到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类型化的现状,这是制约网络小说也是制约影视剧改编的瓶颈,同时改编也要承担应尽的社会伦理价值。不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先进行正确的伦理思考,再把这种思考正确地转译为某种视觉形式,给予社会一片良性的公共空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