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就如大型舞蹈一样,几百人来回穿插而队形不乱。
几百人做到这点容易,但几千人呢?上万人呢?
罗士信深知兵并不好带,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数量更是考验统帅者的统率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能够多多益善的。
陌刀阵缺乏那种面对任何情况而变阵的能力,这需要一定的阵法支持。
让罗士信冲锋陷阵,他自当所向无前;让罗士信出谋划策,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小聪明结合历史,想出一些计谋来。可要他布阵创出适合陌刀阵用的阵法,那就饶了他吧,作为二十一世纪人,谁吃饱了没事干接触过这玩意?空有千年智慧也没用!
罗士信两眼抹黑,这算是他最不擅长的短板了。
忍着抓狂的冲动,罗士信继续看了下去:
“靖自幼研习兵法军阵,自诩颇具火候,思量出几套适合陌刀阵的阵法,画于书札之中,望将军不吝赐教。”
看到这里,罗士信顿时大喜过望,李靖说的谦虚,可作为一个后世人岂能不知:李靖可是中国千年历史上最顶级的军事家之一,兵法谋略自不用说,玩阵也是一等一的高手,相传李靖从他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那里习得了九军阵法,经过改良弄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六花阵。以六花阵变九军之法,深受后世推崇。
罗士信等不及将信看完,先一步拿过一旁的书札,迫不及待的翻阅。
书札里图文并茂,将一套变阵阵法记载的详详细细。李靖似乎知道罗士信是一个新手,所有的注视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词字表达,没有任何深奥的词汇。即便对于此道一窍不通的罗士信也能看出一些猫腻,做到似懂非懂。
罗士信捧着书札干坐了一个下午,发现陌刀兵若依照书札上的阵法展开训练,熟练之后将会大幅度的弥补机动性的不足,有章法的运转能够在短期内完成阵势的转变。小小书札,字字妙不可言。
将书札放下,罗士信眼中透露着兴奋与敬重,心中感慨,军神之名,名不虚传!
拿过一旁的信,接着继续往下瞧。
下面的内容也是正对着陌刀阵的一些看法,最后是一些客套话,还婉转的表达了一个意思,希望罗士信不要介意。
其实李靖写这些给罗士信也是经过一番犹豫的,陌刀阵终究是罗士信创的,他在一旁指手画脚找问题,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若非李世民信中点明罗士信的性格,也没有这封信。不过就算如此,李靖还是有些忐忑,在信尾做了解释。
毫无疑问,李靖这是多虑了。
罗士信可没有那么多的花花心思,觉得能者为师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李靖能写信指点,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哪有多余的想法。
毫不犹豫的,罗士信写了回信,在信中表达了对李靖的感谢,随即又针对陌刀阵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与他讨论,想了想寄存在脑子里不得其解的一些军事上的问题也写了进去,洋洋洒洒万余字。
罗士信检查一番,除了字丑了点,还是比较满意的,将信装入公文袋,叫来下人命人送往荆州。
ps:强推了,若无兄弟姐妹们的支持,无言走不到这一步,万语千言唯有感谢!